永恒的经典!《星际争霸》10年大回顾

永恒的经典!《星际争霸》10年大回顾

永恒的经典!《星际争霸》10年大回顾

测试标题永恒的经典!《星际争霸》10年大回顾

2008年04月05日 00:06作者:互联网整理编辑:孙磊文章出处:泡泡网原创

分享

十年之前,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横空出世,自此,无数少年为之痴迷、为之疯狂!无数次的逃课,沉迷于网吧、通宵达旦,结下了这一世难解的情缘。十年之后,你,依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销魂依旧!

1998年4月1日,暴雪发布了这款革命性的即时策略游戏《星际争霸》(StarCraft)。此作一经发售,便很快风靡全球,富饶的人族、神秘的神族和凶残的虫族这三个强大而个性鲜明的种族,展开了一场征服与生存的史诗般的战争。

《星际争霸》作为即时战略游戏的经典之作,自从其推出后就一直雄踞各类游戏排行榜的前列,在发售当年,《星际争霸》的全球销量就超过了150万份,成为当时最畅销的PC游戏。迄今为止,该游戏已经累积售出950多万份,人气指数可见一斑。

为此,暴雪于1998年11月30日又推出了它的资料片《母巢之战》(Brood War),增加了一种新的单人模式战役、几种新的单位和能力,并对游戏平衡性做了较大调整,为伺候的电子竞制定了标准。

《星际争霸》作为暴雪旗下经典即时战略游戏的王者,铸造了一段经典,10年之间,已成为他人无法逾越的顶峰。如今我们又将迎来其续作《星际争霸2》,更是让无数玩家心动不已,极度期盼。

只要是经典,就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星际》10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悦,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难以释怀的情感。今天,在《星际争霸》10年之际,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星际争霸》在这10年间的演化。

从《星际》的前世"星际版魔兽"一直到星际的今生《母巢之战》,以及即将到来的《星际2》,想必有很多玩家对此耳熟能详。但是这个被我们奉若神灵的经典之作,居然会有如此简陋的开始,恐怕也是不少朋友难以预料的。

● 早期Alpha版

就在1995年Diablo开始制作的同时,Blizzard Irvine的员工们就已在讨论他们的下一个项目了,这个项目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超越Warcraft II,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一位曾参与过暴雪所有游戏开发的程序师Bob Fitch,最先被分派了一款名为"Shattered Nations"的游戏开发任务,这本是一款后启示录风格的策略游戏,同时《魔兽争霸2》的开发也仍在继续。Bob后来停止了Shattered Nations的开发,转而编写《魔兽2》的AI代码。到《魔兽2》面世的时候,Shattered Nations也已被取消了,因此,势必会有一款新的游戏开发计划出炉。而这个项目的背景设定也已确定,那就是"将魔兽2搬入太空"!

这款游戏将同时拥有三大完全不同的种族,而非"魔兽2"中两个被人诟病的雷同种族。Bob一开始采用魔兽2的代码来开发本作,并在1996年的E3展上公开了《星际》的最初模样。以下就是几幅《星际争霸》最早的截图。

● 早期Alpha版截图

早期Alpha版中的Zerg族,原本被称作"Nightmarish Invaders"族(噩梦入侵者族)。然后暴雪又将这个稍显冗长的名称换成了Zurg族,最后又改成了Zerg这一正式名称,以免与《玩具总动员》中的那个坏蛋皇帝Zurg重名。

上面第一幅图中展示的是几个最初的虫族单位。第一个单位是幼虫(Larva),下面一个是工蜂(Drone)。最下面两个单位比较好认,一个是"自爆蝙蝠"(Scourge),一个是"飞龙"(Mutalisk)。右边第二个单位是"领主"(Overlord),尽管它看上去更像是"守护者"(Guardian)。在领主下面是一艘航母(Carrier,这么说来,航母原本是虫族单位了!)和一架"拦截机"(Interceptor)

在第二幅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领主具有一种绿色的酸雾攻击能力。

在第三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尚未进化的虫族主基地(Hatchery),它的右上方是一座飞龙塔(Spire),此外你还能看到三只漂浮的领主(其中一只被点选)从这副图你还能看出,本作的界面与魔兽很像。

而在第四幅截图中,我们观察到农民们最初是一种飞行单位,它们必须飞行到地图上漂浮着的小行星上去采矿。此外,你还能在这张图中看到第一种神族的地面单位,也许这就是最早的狂热者Zealot吧!。

以下是alpha测试版中一些虫族建筑的图片。 我们手头没有另两个种族的alpha测试版资料。但通过虫族建筑资料,其它两族的状况自然也是可以想见的。

● 早期alpha测试版虫族建筑物一览

看完这些图片,也许你就能明白人们为什么把早期版的星际称作"紫色版的魔兽了",因为这些建筑与中的兽族建筑实在太相似了,除了长了许多尖刺以外。

● Alpha版

游戏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许多评论都说它就像是"太空中的兽族"。E3出演失败了,归来的暴雪痛定思痛,决定重起炉灶。"我们必须作更多改动,我们必须改写引擎,我们要比展会上的演示做得更好。我们不能做什么"太空中的魔兽"

就这样,星际争霸获得了重生。虽然暴雪此时仍在使用魔兽2的引擎,但更多的工作是在游戏的设计构思和程序编写上。1997年初,一个更新版本的星际公开亮相了。不过,Terran族看上去仍有些难看,至于游戏界面,已变得与魔兽2完全不同。

● Alpha版截图

暴雪一开始就将注意力放在最难调整的平衡性上。最初的航母体积很小,机器巨人(Goliath)则与正式版很不相同。龙骑士(Dragoon)在该版中叫做"Templer"。Wraith战机竟然叫做Phoenix(难道它还拥有重生能力?),观察者(Observer)叫做Witness,金甲虫不叫金甲虫,叫三叶虫(Trilobyte)。

很多人都喜欢这一版本,尤其是机器巨人,简直武装到了牙齿,不仅拥有机关枪,导弹(对地用的),还拥有火焰喷射器。运输类单位必须先着陆,才能装卸部队,而且被装卸的部队并不像现在那样突然消失,或突然出现。

● 早期Beta版

随着项目的进展,彻底的改变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距离而言,魔兽2的引擎,无法实现"钻地,隐形,航母截击机"等特效。当时,项目首席程序师Bob Fitch声称:"我已尽力。我们(程序师)无法使游戏引擎实现你们(设计师)想要的效果。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你们设想的一切,而且是十倍的效果"。

1997年2月,Bob将整个游戏推动重建。两个月后,他说到做到。程序师们实现了之前所设想的一切,而且是加倍奉还。这就是《星际争霸》经历的第二次重大革新。

● 早期Beta版中三大种族的建筑及单位一览

这一版中引人了更多单位,建筑物也有了几分卡通风味,但漂亮是很漂亮的。这一时期的单位已与正式版非常接近,只是有些建筑还有很大差异。机枪兵(Marine)还叫做Marauders。还有很多单位的名字都有所变化。

● 早期Beta版截图

这些截图中,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科技船竟有两只脚(第一幅),运输船必须着陆在地表上才能装载部队。人类的终极巡洋舰显得短而粗壮,体积比隐形战机大不了多少(第六幅)。空中单位在作转向或环绕飞行机动时,居然还有向一边倾斜的视觉效果(第六幅,第八幅)。

● Beta版

Beta版大约于1997年底1998年初揭露,该版本与现在的正式版几乎已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引擎稍微作了改良,并增加了几个新的单位。有些名称作了交换,平衡性也作了一定调整。但大的改变已不可能,因为最终期限已定死,他们必须在这之前完成游戏。

● Beta版截图

在星际原版中,瓦格雷(Valkyrie)对空战机是存在的。它们之所以被拿掉当然是为了以后资料片能多"骗"一回钱(可以在第一幅图的左下角看到)。而隐形战机(Wraith)最初的对地武器和对空一样,都是发射的双发AA导弹,只是后来暴雪给它换装了一种威力较小的脉冲激光炮,专门用来打击地面目标。(看第二张图,有两架Wraiths正在用AA弹攻击执政官)。而在第四张图中,你可以看到虫族的工蜂(Drone)是会飞行的。当然,你现在仍然可以让工蜂飞起来,当然那只能算Bug了。

● Beta版截图(2)

在第一,三幅图中,你可以看到两个喷火兵正在焚烧树木,这表明有部分兵种单位是可以通过他们的武器来改变地形地貌的。此外,陆战队员还具备手榴弹攻击。

在第四幅图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正式版中从未出现过的建筑单位Nydus Pit, 这是一种类似于地刺(Sunken Colony)的对地防御武器,不过从截图右下角的功能表可以看出,它还拥有附加能力哟。

注意第二幅图,这时的虫族建筑是对应建筑出对应的卵虫。比如飞行单位就要在飞龙塔生产,而血池则是出狗的。(这也就是说虫族的造兵方式与其它两族没有什么不同)。

最后一幅图中,你可以看到沙漠地形,它当然也因为要留给资料片用而没有出现在原版中。

● Beta版截图(3)

以上这组截图中没啥特别之处,只有第三幅图中的神族气矿(被称作Vespene Geyser)有些特别,它就像一个围绕着气矿的光环一样。另值得一说的是,设计之初的光明圣堂武士(High Templar)本来是一种拥有"心灵攻击(Psi Assault)"技能的常规作战兵种(大概就是像幽灵兵那样可以打枪),但最后它还是被设计成了一种纯魔方兵种,当然我们的Tassadar英雄仍保留了这种攻击技能。

● Beta版截图(4)

虫族的建筑物蝎子穴(Defiler Mound),一开始被称作"变异所"(Mutation Chamber)。而在第五幅截图中,你可以看到两个在正式版中被舍去的人族建筑:"星基地"(Starbase)和"修理站"(Repair Bay),前者有点貌似人族的气体提炼厂,而后者可是C&C系列中"居家旅行必备之良物"哟!

下面还有一些没有在以上截图中展示出来的Beta版特性(当然是只有Beta版才有,但正式版却不见踪影的"特性")

·人族布雷车最早是通过射击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布雷的方式,来发射蜘蛛雷的。

·就像Starcraft开场影片所展示的那样,人族最开始可以从被摧毁的建筑物中洗劫资源,这一特性后来被改成了可以接管敌方的附属建筑(这一招也只有对人族有效,而Beta中的洗劫资源特性,不知是否对三族建筑都有效,可惜这从原文中体味不出来。)

·农民单位在采矿途中如果被击爆,手中的资源会掉落。但这一设置显然会引起混乱,而没有被最终采纳。

·人族建筑可同时扩展多个附属建筑。

·就像星际说明书中所称,虫族飞龙拥有一种绿色的强酸雾攻击(Acid Spray),该攻击的效果十分惊人,故而严重影响了平衡性。而皇后(Queen)则拥有弹射飞虫(Glave Wurms)的常规攻击能力。最后,暴雪作出了妥协,将弹射飞虫拿给了飞龙,以取代那个可怕的酸雾攻击。至于皇后,则成为一种没有常规攻击能力的纯魔法单位。

·人族运输船可以一次装载八个任何类型的单位,而无论被装载单位的体积大小。

下面是几张关于Beta版建筑物与兵种单位的信息列表。这些图片上都标有"Alpha版单位",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Beta版中的单位。仔细欣赏,它们其实还是与正式版有极大区别。

● Beta版中的建筑与单位

● 游戏界面

下面几张截图是关于Beta版的游戏操纵界面。注意它们与正式版的区别,不过两者间的差别已不太明显了!

● 母巢之战

下面几张截图是关于Beta版的游戏操纵界面。注意它们与正式版的区别,不过已不太明显了。

Brood War的开发过程当然也要经历Beta版测试这一关,不过绝对没有星际原版那样的巨大变化就是了。虽然没有太多引人关注的截图,但下面这几幅也足够让你认识一下Beta版的"母巢之战"是个什么样子了。

第一幅截图中"蓝颜色的执政官",其实就是执政官的幻象罢了。(之前我们曾错误地报道说它是光明圣堂武士与黑暗圣堂武士的混合体)。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人族的瓦格雷战机(Valkyrie)原本拥有一种"开加力(Afterburner)"的提速魔法。但这一技能随后被取消了,因为玩家如果利用这种加力全开的战机,飞进虫族基地屠杀其所有领主后再全身而退,那就严重影响平衡性了。(译注:这倒反不如人类现实中的超音速战斗机了)。

● 星际争霸2

2007年5月19日,暴雪官方在韩国正式宣布了玩家期待已久的续作《星际争霸2》。虽然暴雪的个性让我们无从得知它何时才会真正面世,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场新的人族、神族和虫族传奇正在等待着大家。

关于《星际2》,热衷SC的玩家们已经期待得太久太久。而实际上,暴雪除了跳票,其作品从未令玩家失望。WWI上的《星际争霸2》预告以及演示视频,向玩家们展示了一幕科幻大片中的战争场景,宏大、精致乃至幽默都令玩家为之倾倒。

<

相关推荐